ACS Energy Letters (IF 19.05) 在2021年9月刊登德国波茨坦大学Martin Stolterfoht与Steve Albrecht等人的研究。由于钙钛矿/硅串联光伏 (photovoltaic, PV) 有望加速我们能源系统的脱碳。此篇研究作者提出一种透彻的子电池诊断方法,以深入了解最先进的钙钛矿/硅串联光伏的实际效率限制。
作者使用选择性强度相关光致发光 (PL) 和注入相关电致发光 (EL) 此两种测量,可以允许独立评估两个子电池的pseudo-VOC和功率转换效率 (PCE) 。文中表明来自于PL和EL的相同指标,代表整个电池的能级对齐良好。然而相对较大的理想因子和电荷提取不足会导致每个填充因子约6%的损失 (绝对)。此外,若使用部分器件堆栈,标准钙钛矿亚电会因为体积和界面复合造成重大的损失。透过使用太阳光模拟器等仪器的实验,最后提出使用基于三卤化物 (CsFAPb(IBrCl)3) 的钙钛矿来将损失降到最小的策略。利用结果,可为未来设备开发更有帮助,并为能够超过33%PCE的先进钙钛矿/硅串联光伏奠定了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