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 Adv. Funct. Mater. (IF 18.808):克服準二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電壓損失! 熱老化前體溶液的應用
SS-X 太陽光模擬器使效率突破成為可能!
因精准才能頂尖!
FTPS系統讓太陽能電池的Voc損耗分析變得觸手可及!
Advance Functional Materials (IF 18.808) 於2021年9月刊登一個研究。雖然3D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(perovskite solar cell, PSC) 的功率轉換效率 (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, PCE) 已提高至25.5%,但其穩定性不佳不利於商業化。Ruddlesden-Popper準二維鈣鈦礦由於具有材料穩定性和可調性的優點,有望成為替代傳統3D鈣鈦礦的候選材料。然而,準二維PSC有高電壓損失的問題,導致PCE仍落後於3D PSC。此處,研究團隊通過使用熱老化前體溶液 (thermal-aged precursor solution, TAPS) 來減輕準2D PSC中的電壓損失。
研究團隊使用光焱科技的太陽光模擬器、QE-R量子效率測量系統、FTPS傅里葉轉換光電流系統與其他儀器協助量測。結果發現,基於帶隙≈1.60 eV的(AA)2MA4Pb5I16 (n=5)準二維鈣鈦礦吸收體,得到了1.24V創紀錄的開路電壓並將PCE提升至18.68%。
(a)本研究中使用的具有 p-i-n 結構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料件架構示意圖。
用 FPS 和 TAPS 製備的最佳 (AA)2MA4Pb5I16 太陽能電池的光伏參數。
藉由闡明料件性能與薄膜質量之間的關係,發現降低非輻射複合損失、ΔVoc、nonrad對於增強Voc和提高PCE至關重要。從機制上講,使用熱老化溶液處理,可以有利地誘導膠體聚集以減少成核位點的數量。最後可以獲得具有緊湊形態、優先晶體取向和低陷阱密度的高質量準二維鈣鈦礦薄膜。另外重要的是,隨著薄膜質量的提高,PSC的熱穩定性能得到顯著改善,這主要歸功於由離子遷移引起的銀電極腐蝕得到有效的抑制。此研究開闢一條新的加工途徑,可實現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光伏器件和實際的能量轉換應用。
光焱科技量子效率測量系統除了用於太陽能電池的 EQE (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) 光譜分析,同時對於太陽能電池在太陽光模擬器下的短路電流,也提供了 Jsc (short-circuit current density) 的比對,以證明實驗的真確性。而太陽光模擬器與 KA-6000 軟體,也同時提供了短路電流對時間變化的監控,以證明太陽能電池的穩定!
(a) 基於 FPS 和 TAPS 的太陽能電池的輻照強度相關 Voc 特性。(b) 在基於 FPS/TAPS 的太陽能電池上測量的電致發光的 EQE。 插圖:在正向偏壓狀態下運行的基於 TAPS 的太陽能電池的 EL 圖像。
推薦儀器:太陽光模擬器、QE-R量子效率測量系統、FTPS
本文關鍵字:準二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、quasi-2D perovskite solar cell、熱老化溶液處理、hermal-aged precursor solution、電壓損失、voltage loss、太陽光模擬器、Solar Simulator、量子效率、Quantum Efficiency、FTPS、Sun Simulator